X
...

校友风采

20
2025-09
跨越数字与生命的边界——记校友刘琦教授
在生命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领域,有这样一位探索者:他以计算机为刃,剖析生命密码;以算法为桥,连接数字世界与生物微观。他,就是bat365官网登录入口杰出校友、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刘琦教授。近日,我们有幸与刘教授对话,回溯他在合工大的求学岁月,探寻跨学科研究的成长轨迹。一、课桌上的思维密码:影响深远的课堂与师者刘琦教授对本科阶段的诸多老师都有着深刻的印象,每...
17
2025-08
从校园到行业前沿:博思软件陈航的成长之路
在软件行业波澜壮阔的浪潮中,一位从合肥工业大学走出的创业者,以对计算机技术的赤诚热爱为起点,在财政信息化领域深耕二十余载,将一家初创企业打磨成行业标杆。他,便是博思软件董事长陈航。今日,让我们循着他的成长轨迹,探寻一位创业者的初心与坚守。求学之路:兴趣为引,厚土扎根“上世纪八十年代,计算机作为新兴技术,被视作推动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前景广阔。” 谈及选择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初心,陈航的话语里仍...
01
2025-08
八一荣光|工大校友陈雷:以忠诚铸就勋章,用奉献诠释担当
军魂永驻,荣光闪耀在八一建军节的庄严时刻,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向全体师生郑重推介一位杰出校友——2005级学子陈雷。他以青春热血践行报国誓言,在国防事业中贡献卓越力量,近日荣获部队二级表彰,用行动诠释了工大学子的家国情怀。喜报盈门,荣誉满庭2025年7月30日,杨陵区街头锣鼓喧天,一场特殊的送喜报仪式在此举行。中共杨陵区委、区政府、区人民武装部联合陈雷所在部队代表,将镌刻着“二级表彰荣誉之家”的牌...
12
2025-06
跟随多模态人工智能探路者的学术足迹 —— 记校友鲍秉坤教授
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有这样一位学者,她深耕多模态AI领域,用科研智慧搭建技术与产业的桥梁,以育人理念点亮青年学子的学术之路。她,就是合工大杰出校友鲍秉坤教授。近日,我们有幸邀请到鲍教授分享她的学术经历、科研感悟与未来展望。思维启蒙:数据结构课上的科研方法论奠基回溯学术起点,鲍秉坤教授对本科阶段胡学钢老师的数据结构课程记忆犹新。她表示,本科阶段胡老师的课程训练对她科研思维的塑造远超知识本身,且是她学...
14
2025-04
从斛兵塘畔到稷下学堂:陈宇的学术逐光之旅
在数字安全日益重要的今天,密码学作为守护信息世界的“隐形盾牌”,成为科技竞争的前沿领域。合肥工业大学第一届信息安全专业校友陈宇,正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深耕密码学二十余载,他始终坚守初心,从工大课堂走向国际学术舞台。本期专访,让我们一同走进陈宇的科研世界,聆听他的学术感悟与成长故事。初心如磐,锚定方向陈宇教授现在的研究方向是密码学的理论与应用。这份对密码学矢志不渝的专注,从陈宇教授本科时期便已萌...
31
2023-03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鲸: 数字化转型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深化数字技术在生产、运营、管理和营销等诸多环节的应用,实现制造流程、企业管理以及产业协同层面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在3月28日举办的第三届两化融合暨数字化转型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鲸表示,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具有重要意义。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的底层基础,是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升级转型的关键。陈鲸表示,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重点方向有四个。一是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推行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
24
2022-11
大咖说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鲸:“东数西算”四川大有可为
11月2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鲸在成都出席2022天府数字经济峰会,并以“新形势下算力科学推进数字化转型”为主题作了演讲。作为通信与信息系统领域的专家,陈鲸非常关注“东数西算”工程建设。在上台演讲前,陈鲸接受了四川在线记者采访,为“东数西算”四川枢纽节点建设和四川数字经济发展支招。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鲸接受四川在线记者采访。谈优势:“东数西算”建设,四川优势不止清洁能源“首先要明确,在‘东数西算’工程中四...
15
2022-06
走近院士 | 杨善林:科研、教学、走路,一个都不能少
“还有时间,为什么不修改论文?!”5月26日,合肥工业大学智能互联系统安徽省实验室,洪亮的声音穿透几乎凝固的空气响彻大厅,一位坐在藤椅上的老人严厉批评两名博士研究生,反复叮嘱她们继续修改论文,一点都不留情面。即使第二天就是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日子,那可是一名博士研究生发表成果的高光时刻。杨善林院士在实验室操作智能远程医疗实验装置。已是74岁高龄的杨善林院士仍坚守在实验室里埋头耕耘。洁白衬衫、藏青裤子、...
13
2022-06
杨善林院士:未来将实现“有病治病,无病预防”的全新医疗模式
        杨善林,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智库首批入库专家兼审核委员会委员,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工程专家。现任合肥工业大学教授、“智能决策与信息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过程优化与智能决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杨善林长期从事智能决策理论与技术、信息系统理论与技术、发展战略规划与系统管理理论等基础理论研究,开发工程管理、制造工程管理、企业管理和社会管理中的相关应用研究工作。攻关远程医疗系统...
05
2022-06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善林:建设工业互联网 抢占制造业竞争制高点
“中国失去了参与创建互联网的历史机遇,再也不能失去创建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历史机遇!。”5月27日,在国轩高科第十一届科技大会碳中和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合肥工业大学教授杨善林提出,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工业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互联网发展从技术系统到应用平台杨善林表示,互联网是系统级产品,从1969年10月“阿帕”(国防高...
29
2021-10
互联网不止是技术!他把互联网当资源能,看到更多可能
在今天,你怎样理解互联网?把它简单定义为“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联起的庞大网络”?还是把它和未来连接,用人工智能、虚拟世界等一系列新兴概念扩充它的内涵?如果你拿着这个问题去问杨善林院士,他会告诉你,互联网一直是一个发展着的概念。从最初的技术系统到后来的应用平台……现在,他更愿意把当下融合了各种可能性的信息网络,称之为一种“人造资源”。杨善林院士从1978年考入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起,杨善林就一直...
24
2020-09
陈鲸院士寄语家乡青少年
陈鲸,安庆怀宁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电子电信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兼职教授;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极高频复杂系统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飞行器测控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电子科学学刊(英文版)编委会顾问;军事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成果奖励评审委员会委员。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鲸院士是我国通信与信息系统专家、我国空间监视技术领域主要开拓者,...
16
2020-02
追赶时间的“拼命三郎”——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合肥工业大学教授杨善林
光明日报记者 常河 马荣瑞 光明日报通讯员 周慧“我随时都在学校,不在实验室就在办公室。”2月9日,收到记者想去拜访的信息,72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合肥工业大学教授杨善林的回复里没有一丝犹豫。因为新冠肺炎疫情,今年春节,他们整个团队一天都没有休息。杨善林 资料照片走进实验室,团队成员都在,每个人都戴着口罩。杨善林告诉记者:“我们正在加紧测试数据,整合前期科研成果迅速投入疫情防控一线。”2月1日,杨善林团队...
bat365官网登录入口上页1下页尾页 /1page 跳转
学院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丹霞路485号(合肥工业大学翡翠湖校区)
邮编:230601 联系电话:0551-6290 1380
@ 2023 版权所有 :bat·365(中国)在线平台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TOP